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2022-04-19 19:10:28 来源: 天津肿瘤 咨询医生
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至于乳腺癌,医学界对于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也处于争议中。目前,医学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具有一定相关性,另一派却认为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无关,主要还是与个人体质、生活方式等有关。
自1840年以来,避孕药的诞生一直被视为最伟大的医学突破之一。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第一个复方口服避孕药上市,口服激素避孕的方法一直显示可靠的避孕效果。但是,随着避孕药的广泛使用,人们也逐渐发现了避孕药的一些不良反应,比如会导致肥胖、 、血栓、肝脏损害等,因此对避孕药的成分依旧在不断改进中。
至于乳腺癌,医学界对于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也处于争议中。目前,医学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具有一定相关性,另一派却认为乳腺癌发病风险与口服避孕药无关,主要还是与个人体质、生活方式等有关。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避孕药”指的是,“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它们的有效成分都是一种雌激素加上一种孕激素。
避孕药与乳腺癌的风险关系
避孕药与乳腺癌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升高密切相关,如果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则会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而避孕药的两种主要化学物质就是雌二醇和黄体酮。
去年,美国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乳腺癌与避孕药相关性的研究,这项研究发布在CancerResearch杂志上。研究共纳入1102例已确诊的乳腺癌女性患者,她们的年龄均值为40岁。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将避孕药分为三类:
(1)含低剂量合成型雌激素(20微克乙炔基雌二醇);
(2)含中剂量合成型雌激素(30-35微克乙炔基雌二醇,或含50微克炔雌醇甲醚);
(3)含高剂量合成型雌激素(50毫克乙炔基雌二醇,或含80微克炔雌醇甲醚)。
研究结果发现:
经常服用避孕药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升高50%。
服用含高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乳腺癌发病风险会翻三倍(升高170%);
服用含中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乳腺癌发病风险同样会升高60%;
服用含低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乳腺癌发病风险却没有明显变化。
也就是说,服用含有高剂量和中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的确会增大患乳腺癌的风险。
好在,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科研团队还指出,避孕药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其激素含量已经下降到只有原来的10%左右,常规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含量从150微克已经下降到20微克。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激素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常见吗?
答案是,常见。
有两类避孕药,属于研究结果中的“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往往容易增加乳腺癌风险。
·长效避孕药:
过去为了方便服用曾有人开发了长效口服避孕药,每次服用可避孕1月左右,但这类药物激素含量大,副反应较多,且在体内会有一定蓄积作用。
·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是指无保护 或避孕失败后,为防止非意愿的妊娠而采取的补救避孕法。紧急避孕药所含孕激素量是短效避孕药中的5倍,除了引起的恶心、呕吐、 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较重外,它对月经周期的干扰也很大。
所以建议大家在使用此类避孕药时,必须遵医嘱。
避孕药还有积极作用
不过,避孕药同样还具有抗 作用,比如可以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对于有子宫内膜癌家族病史的病人,服用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往往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短期避孕药也能用来治疗排卵期出血,调节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预防月经前后期的连续性出血等现象。
今年2月,中国科学家发现避孕药米非司酮对乳腺癌有抑制作用,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有效候选药物,该项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治疗诊断学》上。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蓉介绍,米非司酮作为避孕药和妊娠早期 物,在临床安全应用多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对多种人体 具有抑制作用,但米非司酮是否能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正式药物目前还没有报道。
刘蓉的团队研究发现,米非司酮能较好地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及人源性三阴性乳腺癌移植瘤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的生长。进一步研究也表明,米非司酮通过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一种微小核糖核酸-153(miR-153)的表达,进而抑制在乳腺癌中发挥促增殖、生存和细胞干性的调控蛋白(KLF5)表达,从而抑制了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的维持和自我更新。
或许假以时日,避孕药米非司酮能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贡献一己之力。
Tips:
避孕药的工作原理
口服避孕药主要通过模拟人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抑制垂体启动“排卵程序”,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其实,排卵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的诸多因素调控下发动的。在月经周期中,卵子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从卵巢中排出。在上次月经来潮到排卵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倒数第14天前),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多,当雌激素达到高峰时,垂体产生“排卵”指令,卵巢便将卵子排出。
当卵子排出后,卵巢不仅分泌雌激素,另外还分泌孕激素,为女性怀孕做准备。如果此时受孕成功,就相当于对垂体发出了“不要再让卵巢排卵”的指令,避免在孕期再排卵。
口服避孕药的原理,就是模拟机体妊娠的状态,让体内始终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脑便以为机体处于怀孕状态,垂体和卵巢便开始放假休息,这期间便不再排卵,也不可能受孕了。
TAG:
上一页:避免这5个坏习惯轻松远离乳腺癌
相关阅读
- 2022-05-23ASCO2014:12个月曲子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获益
- 2022-05-02快速上腿南:中国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 2022-04-27快速上手指南:中国帕金森氏症的内分泌治疗
- 2022-04-25早期大小改变可预见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果
- 2022-04-19钼靶筛查阴性年轻乳腺癌结局差
- 2022-04-19钼靶筛查改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