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
2022-04-19 13:43:23 来源: 天津肿瘤 咨询医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理论上此类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OS,或许是更合理的选择。 的内科治疗要建立整体观,从全程考虑,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在合适的时间窗使用合适的药物。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 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 19.59%,新发病例约61万。肺癌同样位居恶性 死亡原因首位,占所有恶性 死亡的24.87%,年死亡约49万例次,死亡率为37.00/10万[1]。由于缺乏早期发现的有效手段,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全身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根据肺癌的病理学特点,将其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NSCLC又可大致分为肺鳞癌(squamouslungcancer)和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non-smallcelllungcancer,non-sqNSCLC)。随着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晚期肺癌尤其是non-sqNSCLC,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本文将结合近期临床研究对晚期NSCLC的治疗选择做一综述。
1NSCLC的一线治疗
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与 发生、发展相关的驱动基因突变,并以这些突变基因的蛋白产物作为治疗靶点,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靶向治疗。目前临床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4与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chinoderm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like4-anaplasticlymphomakinase,EML4-ALK)是研究证据较多的治疗靶点。对于晚期non-sqNSCLC患者,应该在治疗之前常规进行EGFR基因和ALK基因的检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将从EGFR敏感性突变、ALK融合基因阳性和驱动基因状态不明的NSCLC三种情况论述。
1.1EGFR敏感性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
NSCLC驱动基因的研究中,最早发现的基因突变靶点是EGFR基因突变。与高加索人群相比,更多的东亚患者可以从EGFR突变基因的靶向治疗中获益。PIONEER研究结果显示,51.4%未经过选择的亚裔晚期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而在西方人群中,仅有17%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EGFR基因敏感性突变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总生存期。
对于存在EGFR敏感突变的初治患者,IPASS研究显示一线吉非替尼治疗组患者的PFS和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化疗组;由于后续交叉入组,两组患者OS未出现统计学差异。而EGFR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中,化疗组患者PFS明显长于吉非替尼组[3]。后续WJTOG3405、NEJGSG002、OPTIMAL、EURTAC、LUX-Lung3、LUX-Lung6等研究均证明了对于EGFR敏感性突变的患者,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在PFS、生存质量以及耐受性方面均优于化疗[4-9],提示EGFR-TKI可以做为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随着新的EGFR-TKI不断研发,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2015年ASCO会议公布了AURA研究纳入60例EGFR突变(exon19缺失为37%,L858R为40%,其他EGFR敏感突变为3%,耐药突变T790M为8%)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接受80mg和160mgqd两个剂量组的AZD9291治疗,客观缓解率达73%,疾病控制率为97%。截止到随访数据统计时有患者最长缓解持续时间达到13.8个月,3、6、9个月的PFS率分别为93%、87%、81%;有待研究结果在临床的进一步评价。
但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临床研究证实AZD9291等三代EGFR-TKI一线治疗有效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三代EGFR-TKI一线使用会给患者带来绝对获益。对一代EGFR-TKI敏感的人群一线选用易瑞沙、特罗凯或凯美纳,耐药后再使用三代EGFR-TKI,理论上此类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OS,或许是更合理的选择。 的内科治疗要建立整体观,从全程考虑,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在合适的时间窗使用合适的药物。
TAG:
上一页: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下一页: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相关阅读
- 2022-05-05天津乳腺癌发病呈现“双高峰”特点
- 2022-04-19肺癌骨痛患者的护理
- 2022-04-19肺癌骨痛患者护理
- 2022-04-19肺癌验血能检查出来吗
- 2022-04-19肺癌验血哪些指标会变得比较高
- 2022-04-19肺癌驱动基因及其靶向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