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前后复健运动介入的重要性
2022-04-19 11:49:44 来源: 天津肿瘤 咨询医生
乳腺癌治疗前后:复健运动介入的重要性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受限,造成心理的冲击及痛苦,而阻碍术后恢复及适应家庭和社会的过程,甚而导致严重焦虑和忧郁症状。这些问题可藉由复健加以预防或治疗。
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受限,造成心理的冲击及痛苦,而阻碍术后恢复及适应家庭和社会的过程,甚而导致严重焦虑和忧郁症状。这些问题可藉由复健加以预防或治疗。
乳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视病情加上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或荷尔蒙治疗等辅助治疗。病患因疾病或接受治疗后产生的并发症如:冰冻肩、上肢淋巴水肿、癌因性疲乏等,影响肢体功能。
如何执行乳癌病患治疗前、后的复健计划?以下分阶段来说明:
阶段一:手术前
当确认病患的治疗方式后,由乳癌个管师在术前进行复健运动的卫教,让病患了解开完刀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复健预防运动来减少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如疼痛、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或淋巴水肿等。
阶段二:术后至引流管拔除前
术后淋巴水肿(lymphedema)是乳癌病患最大的困扰。
因治疗过程中的腋下淋巴结摘除或放射线治疗造成单侧手臂或上肢的慢性肿胀。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因手术方式而不同,腋下淋巴结摘除者的发生率约10-48%、哨兵淋巴结摘除者约0-23%。
淋巴水肿可能在术后立即形成,最久曾在手术后三十年出现。
此阶段卫教病患将患侧手臂下垫枕头以维持向外展;
术后运动包括:手掌握拳、放松帮浦运动、通过交替的手肘伸展、屈曲以避免局部水肿、进行主动运动,以预防关节的挛缩及僵硬,并指导病患运用腹式呼吸及咳痰的技巧,避免疼痛造成肺部扩张不全而并发感染。另外术后配合药物控制及指导放松要领,以减缓疼痛。
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要点以避免淋巴水肿的产生:
保护皮肤;
医疗措施避开患肢,如抽血、量血压、打针;
避免淋巴液过度产生,避免蒸气浴、泡温泉、日光浴、局部热敷、深部按摩,以上活动会导致血管扩张而增加淋巴液产生。
不穿戴紧身的衣服或首饰,以免阻碍淋巴回流。
控制体重、均衡的饮食。
手掌握拳、放松帮浦运动:高举患侧上臂,握拳、手指用力张开重覆(可用握力球辅助)。
手肘伸展、屈曲运动:高举患侧前臂,握拳伸直、屈曲重覆。
阶段三:引流管拔除之后及放射治疗定位时
当引流管拔除后,主治医师将会诊复健科,开始进行肩部关节活动,例如:爬墙运动,以健侧协助患侧进行关节活动。
待伤口拆线后再增加关节的活动程度,并可针对病患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复健治疗。
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距离墙壁20公分,弯曲手肘慢慢地在往上爬行,直到感到伤口疼痛为止,每次爬行的高度在墙上记号,循序渐进以衡量进展情形。另可做侧面爬墙运动。
阶段四:出院后的居家复健
出院前教导持续居家复健运动包括:
避免过度使用患臂或做粗重的工作,避免任何束缚、压缩或扭转等。
居家肩部运动。此时病患的情形大都可以做大范围的活动角度,如爬墙运动、毛巾运动等,建议每个动作在最后的角度时停留3到5秒,至少做10下,每天至少做2回,每回的运动时间宜在30分钟左右。
每天抬高患臂至少3-4次,每次约30分钟,同时做手臂的等长收缩运动和手握紧运动。另外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例如使用小皮球做手部抓握及抛球的训练,及以手掌将旧报纸弄破,藉以加强前臂及手掌的肌肉强度。
毛巾运动:患侧手于背后抓住毛巾的一端,另一手拉住毛巾另一端,缓缓上拉。
阶段五:自我 -持续复健运动
基本上术后四周,若臂肩关节活动程度仍受到限制,应持续至复健科求诊,避免关节挛缩的发生。若病患接受局部放射线治疗,应从治疗期间延续关节活动至少两年,以避免后遗症发生。
综观乳癌复健运动计划,在治疗前就应开始进行,尽早介入以协助病患术后提早恢复正常生活。
因此术前的复健运动卫教,使病患了解术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术后开始主动运动,拆线后、引流管拔除后,会诊复健科配合被动运动和肌力训练,期望术后的上肢功能获得改善。但乳癌病患复健运动的活动度和强度需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病患了解乳癌治疗的过程和常见的问题,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帮助恢复到最佳的状况。
TAG:
上一页:乳腺癌治疗前可适当进行心理调节
下一页:乳腺癌治疗变迁百年沉寂后的兴起
相关阅读
- 2022-05-23ASCO2014:12个月曲子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获益
- 2022-05-02快速上腿南:中国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 2022-04-27快速上手指南:中国帕金森氏症的内分泌治疗
- 2022-04-25早期大小改变可预见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果
- 2022-04-19钼靶筛查阴性年轻乳腺癌结局差
- 2022-04-19钼靶筛查改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